Mirò之谜解开,50年后褪色——科学与艺术
百科
2025年03月05日 07:38 23
飞薇
50年来,加泰罗尼亚超现实主义画家Juan Miró使用的黄色颜料褪色的原因已经被发现:颜料由于其自身的化学成分,以及它的生产方式和保存这幅画的环境条件而褪色。米兰理工大学和威尼斯Ca' Foscari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进行的科学分析证明了这一点。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遗产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分析了从绘画、颜料管和艺术家的调色板中提取的9个样本:电子显微镜、格勒诺布尔同步加速器的x射线荧光、红外光谱、微光致发光和色谱分析。颜料的化学成分和颜料的晶体结构是使研究小组声称降解的镉黄色来自法国品牌Lucien Lefebvre-Foinet生产的颜料管的线索,这家巴黎公司生产的高质量颜料被蒙德里安、马蒂斯和贾科梅蒂等艺术家使用。米兰理工大学的Daniela Comelli解释说:“这种色素的低结晶度使其具有很高的光化学反应活性。”“这是颜料脆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追溯到颜料的合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尚不清楚,目前也没有找到历史资料。”最后,保存的环境条件对材料的化学-物理转化有很大的贡献。相同化学成分的样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退化,保存最好的颜色来自一个调色板,这个调色板被锁在抽屉里32年,不受光线和湿度突然变化的影响。威尼斯Ca' Foscari大学的Francesca Caterina Izzo补充说:“为了保护Miró的镉黄色,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有必要控制环境参数,包括暴露在光线和相对湿度下。”“对于高度降解和因此易碎的图案表面,能够过滤紫外线辐射的玻璃保护可以有所帮助,而涉及油漆保护剂和固化剂应用的解决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版权所有?ANSA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